如何理解“对扩展开放、修改关闭”? 开闭原则的英文全称是 Open Closed Principle,简写为 OCP。 它的英文描述是:software entities (modules, classes, functions, etc.) should be open for extension ,but closed for modification。我们把它翻译成中文就是:软件实体(模块、类、方法等)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详细描述:添加一个新的功能应该是,在已有代码基础上扩展代码(新增模块、类、方法等),而非修改已有代码(修改模块、类、方法等)。
例如:这是一段 API 接口监控告警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public class Alert { private AlertRule rule; private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public Alert (AlertRule rule,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 this .rule = rule; this .notification = notification; } public void check (String api, long requestCount, long errorCount, long durati) { long tps = requestCount / durationOfSeconds; if (tps > rule.getMatchedRule(api).getMaxTps()) { notification.notify(NotificationEmergencyLevel.URGENCY, "..." ); } if (errorCount > rule.getMatchedRule(api).getMaxErrorCount()) { notification.notify(NotificationEmergencyLevel.SEVERE, "..." ); } } }
这段代码的业务逻辑,主要集中在check() 函数中。 当接口的 TPS 超过某个预先设置的最大值时,以及当接口请求出错数大于某个最大允许值时,就会触发告警,通知接口的相关负责人或者团队。
现在,如果我们需要添加一个功能,当每秒钟接口超时请求个数,超过某个预先设置的最大阈值时,我们也要触发告警发送通知。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改动代码呢?主要的改动有两处: 第一处是修改 check() 函数的入参,添加一个新的统计数据 timeoutCount,表示超时接口请求数; 第二处是在 check() 函数中添加新的告警逻辑。
具体的代码改动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public class Alert { public void check (String api, long requestCount, long errorCount, long timeout) { long tps = requestCount / durationOfSeconds; if (tps > rule.getMatchedRule(api).getMaxTps()) { notification.notify(NotificationEmergencyLevel.URGENCY, "..." ); } if (errorCount > rule.getMatchedRule(api).getMaxErrorCount()) { notification.notify(NotificationEmergencyLevel.SEVERE, "..." ); } long timeoutTps = timeoutCount / durationOfSeconds; if (timeoutTps > rule.getMatchedRule(api).getMaxTimeoutTps()) { notification.notify(NotificationEmergencyLevel.URGENCY, "..." ); } } }
这样的代码修改实际上存在挺多问题的。一方面,我们对接口进行了修改,这就意味着调用这个接口的代码都要做相应的修改。另一方面,修改了 check() 函数,相应的单元测试都需要修改。
上面的代码改动是基于“修改”的方式来实现新功能的。如果我们遵循开闭原则,也就是“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那如何通过“扩展”的方式,来实现同样的功能呢?
我们先重构一下之前的 Alert 代码,让它的扩展性更好一些。重构的内容主要包含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将 check() 函数的多个入参封装成 ApiStatInfo 类;
第二部分是引入 handler 的概念,将 if 判断逻辑分散在各个 handler 中。
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public class Alert { private List<AlertHandler> alertHandlers = new ArrayList <>(); public void addAlertHandler (AlertHandler alertHandler) { this .alertHandlers.add(alertHandler); } public void check (ApiStatInfo apiStatInfo) { for (AlertHandler handler : alertHandlers) { handler.check(apiStatInfo); } } } public class ApiStatInfo { private String api; private long requestCount; private long errorCount; private long durationOfSeconds;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lertHandler { protected AlertRule rule; protected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public AlertHandler (AlertRule rule,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26 this .rule = rule; this .notification = notification; } public abstract void check (ApiStatInfo apiStatInfo) ; } public class TpsAlertHandler extends AlertHandler { public TpsAlertHandler (AlertRule rule,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 super (rule, notification); } public void check (ApiStatInfo apiStatInfo) { long tps = apiStatInfo.getRequestCount()/ apiStatInfo.getDurationOfSeconds if (tps > rule.getMatchedRule(apiStatInfo.getApi() ).getMaxTps()) { notification.notify(NotificationEmergencyLevel.URGENCY, "..." ); } } } public class ErrorAlertHandler extends AlertHandler { public ErrorAlertHandler (AlertRule rule,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 super (rule, notification); } public void check (ApiStatInfo apiStatInfo) { if (apiStatInfo.getErrorCount() > rule.getMatchedRule(apiStatInfo.getApi()) notification.notify(NotificationEmergencyLevel.SEVERE, "..." ); } } }
上面的代码是对 Alert 的重构,我们再来看下,重构之后的 Alert 的使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Context { private AlertRule alertRule; private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private Alert alert; public void initializeBeans () { alertRule = new AlertRule (); notification = new Notification (); alert = new Alert (); alert.addAlertHandler(new TpsAlertHandler (alertRule, notification)); alert.addAlertHandler(new ErrorAlertHandler (alertRule, notification)); } public Alert getAlert () { return alert; } private static final ApplicationContext instance = new ApplicationContext (); private ApplicationContext () { instance.initializeBeans(); } public static ApplicationContext getInstance () { return instance; }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ApiStatInfo apiStatInfo = new ApiStatInfo (); ApplicationContext.getInstance().getAlert().check(apiStatInfo); } }
其中,ApplicationContext 是一个单例类,负责 Alert 的创建、组装(alertRule 和notification 的依赖注入)、初始化(添加 handlers)工作。
现在,我们再来看下,基于重构之后的代码,如果再添加上面讲到的那个新功能,每秒钟接口超时请求个数超过某个最大阈值就告警,我们又该如何改动代码呢?主要的改动有 下面四处:
第一处改动是:在 ApiStatInfo 类中添加新的属性 timeoutCount。
第二处改动是:添加新的 TimeoutAlertHander 类。
第三处改动是:在 ApplicationContext 类的 initializeBeans() 方法中,往 alert 对象中注册新的 timeoutAlertHandler。
第四处改动是:在使用 Alert 类的时候,需要给 check() 函数的入参 apiStatInfo 对象设置 timeoutCount 的值。
改动之后的代码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public class Alert { public class ApiStatInfo { private String api; private long requestCount; private long errorCount; private long durationOfSeconds; private long timeoutCount;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lertHandler { public class TpsAlertHandler extends AlertHandler {public class ErrorAlertHandler extends AlertHandler {public class TimeoutAlertHandler extends AlertHandler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Context { private AlertRule alertRule; private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private Alert alert; public void initializeBeans () { alertRule = new AlertRule (); notification = new Notification (); alert = new Alert (); alert.addAlertHandler(new TpsAlertHandler (alertRule, notification)); alert.addAlertHandler(new ErrorAlertHandler (alertRule, notification)); alert.addAlertHandler(new TimeoutAlertHandler (alertRule, notification)); } public Alert getAlert () { return alert; } private static final ApplicationContext instance = new ApplicationContext (); private ApplicationContext () { instance.initializeBeans(); } public static ApplicationContext getInstance () { return instance; }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ApiStatInfo apiStatInfo = new ApiStatInfo (); apiStatInfo.setTimeoutCount(289 ); ApplicationContext.getInstance().getAlert().check(apiStatInfo); } }
重构之后的代码更加灵活和易扩展。如果我们要想添加新的告警逻辑,只需要基于扩展的方式创建新的 handler 类即可,不需要改动原来的 check() 函数的逻辑。而且,我们只需要为新的 handler 类添加单元测试,老的单元测试都不会失败,也不用修改。
修改代码就意味着违背开闭原则吗? 疑问 在添加新的告警逻辑的时候,尽管改动二(添加新的 handler 类)是基于扩展而非修改的方式来完成的,但改动一、三、四貌似不是基于扩展而是基于修改的方式来完成的,那改动一、三、四不就违背了开闭原则吗?
分析改动一:往 ApiStatInfo 类中添加新的属性 timeoutCount。 实际上,我们不仅往 ApiStatInfo 类中添加了属性,还添加了对应的 getter/setter 方法。那这个问题就转化为:给类中添加新的属性和方法,算作“修改”还是“扩展”?
开闭原则的定义:软件实体(模块、类、方法等)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开闭原则可以应用在不同粒度的代码中,可以是模块,也可以类,还可以是方法(及其属性)。同样一个代码改动,在粗代码粒度下,被认定为“修改”,在细代码粒度下,又可以被认定为“扩展”。比如,改动一,添加属性和方法相当于修改类,在类这个层面,这个代码改动可以被认定为“修改”;但这个代码改动并没有修改已有的属性和方法,在方法(及其属性)这一层面,它又可以被认定为“扩展”。
实际上,我们也没必要纠结某个代码改动是“修改”还是“扩展”,更没必要太纠结它是否违反“开闭原则”。我们回到这条原则的设计初衷:只要它没有破坏原有的代码的正常运行,没有破坏原有的单元测试,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个合格的代码改动。
分析改动三和改动四:在 ApplicationContext 类的 initializeBeans() 方法中,往 alert 对象中注册新的 timeoutAlertHandler;在使用 Alert 类的时候,需要给check() 函数的入参 apiStatInfo 对象设置 timeoutCount 的值。 这两处改动都是在方法内部进行的,不管从哪个层面(模块、类、方法)来讲,都不能算是“扩展”,而是地地道道的“修改”。不过,有些修改是在所难免的,是可以被接受的。因为:在重构之后的 Alert 代码中,我们的核心逻辑集中在 Alert 类及其各个 handler 中,当我们在添加新的告警逻辑的时候,Alert 类完全不需要修改,而只需要扩展一个新 handler 类。如果我们把 Alert 类及各个 handler 类合起来看作一个“模块”,那模块本身在添加新的功能的时候,完全满足开闭原则。
而且,我们要认识到,添加一个新功能,不可能任何模块、类、方法的代码都不“修改”,这个是做不到的。 类需要创建、组装、并且做一些初始化操作,才能构建成可运行的的程序,这部分代码的修改是在所难免的。 我们要做的是尽量让修改操作更集中、更少、更上层,尽量让最核心、最复杂的那部分逻辑代码满足开闭原则。
如何做到“对扩展开放、修改关闭”? 开闭原则讲的就是代码的扩展性问题,是判断一段代码是否易扩展的“金标准”。 如果某段代码在应对未来需求变化的时候,能够做到“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那就说明这段代码的扩展性比较好。 所以,问如何才能做到“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也就粗略地等同于在问,如何才能写出扩展性好的代码。(后面再详细说)
偏向顶层的指导思想 为了尽量写出扩展性好的代码,我们要时刻具备扩展意识、抽象意识、封装意识。
在写代码的时候后,我们要多花点时间往前多思考一下,这段代码未来可能有哪些需求变更、如何设计代码结构,事先留好扩展点,以便在未来需求变更的时候,不需要改动代码整体结构、做到最小代码改动的情况下,新的代码能够很灵活地插入到扩展点上,做到“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在识别出代码可变部分和不可变部分之后,我们要将可变部分封装起来,隔离变化,提供抽象化的不可变接口,给上层系统使用。当具体的实现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基于相同的抽象接口,扩展一个新的实现,替换掉老的实现即可,上游系统的代码几乎不需要修改。
如何在项目中灵活应用开闭原则? 写出支持“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的代码的关键是预留扩展点。那问题是如何才能识别出所有可能的扩展点呢?
如果你开发的是一个业务导向的系统,比如金融系统、电商系统、物流系统等,要想识别出尽可能多的扩展点,就要对业务有足够的了解,能够知道当下以及未来可能要支持的业务需求。如果你开发的是跟业务无关的、通用的、偏底层的系统,比如,框架、组件、类库,你需要了解“它们会被如何使用?今后你打算添加哪些功能?使用者未来会有哪些更多的功能需求?”等问题。
对于一些比较确定的、短期内可能就会扩展,或者需求改动对代码结构影响比较大的情况,或者实现成本不高的扩展点,在编写代码的时候之后,我们就可以事先做些扩展性设计。但对于一些不确定未来是否要支持的需求,或者实现起来比较复杂的扩展点,我们可以等到有需求驱动的时候,再通过重构代码的方式来支持扩展的需求。
不过,开闭原则也并不是免费的。有些情况下,代码的扩展性会跟可读性相冲突,所以需要慎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