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飞的章鱼

熟能生巧,勤能补拙,静能生慧;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初识编程

记得第一次接触编程是上高一的时候,那时的我懵懂无知,但对周围充满着好奇,尤其是科技。当时学校的机器人兴趣小组招人,我稀里糊涂的就进去玩。当时我以为是焊板子连线路,谁知道刚一进教室就让我们开始学习C语言,用Turbo C写程序。当时白天上课,中午在实验室内做俯卧撑(因为一道题做错要做一百个俯卧撑,所以当时我中午基本都是在做俯卧撑度过的),晚上写作业兼用纸写程序。

我想就是从那时起我才明白,原来电脑不光是可以用来打游戏、做网页和打字,还可以玩更深层的东西,所以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毅然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结识牛人

刚入大学的时候,碰到了一位胖胖的湖南朋友,他所理解的编程比我的要更深,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从初中就开始写程序,高中时斩获全国信息学奥赛一等奖。他是我编程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

阅读全文 »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扎心的校园春招】

有人说我比以前要沉稳了,我说有吗?也许是我对所谓的不公平抱着坦然接受的一种心态吧。既然生活给了我一个大嘴巴,我又不能像疯子一样上前拼命,而是要把所有的委屈和那个不堪入目的自己全都咽进肚子里,然后在深夜中不动声色的练拳头。

考研的失利,让我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我未来的路,是继续二战还是先就业。经过考虑,我决定先就业再考研。

于是我开始学着做简历,在各大招聘网站、互联网公司的官网上投递,期待能获得笔试和面试的机会。校园的春季现场招聘会也去看过,很可惜,扎心了!要么冲出去闯出一番天地,要么留在这里养老,我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困境。

阅读全文 »

2017年9月17日14点20分,我写下了这段话,同时距离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截止还剩不到十个小时的时间。这次建模的结束,也将标志着我本科阶段的建模生涯画上了句号。

记得第一次参加建模时,与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在同一时间开始竞赛,心中充满着激动与紧张。

每年建模竞赛时期,总会涌现出许多个建模赛题讨论群,刚开始大家会相互询问解题的思路,源程序解析,中间也有参杂着有偿贩卖建模数据或赛题思路的“小商人”。最后要在服务器上提交论文的时候,服务器总会不堪重压的奔溃掉,这仿佛成了历年比赛的固定套路。

“建模从选题到换题,从换题到瞎编,从瞎编到提交”,这应该是每年搞建模最喜欢自嘲的一段话。是的,从前年B题的滴滴打车,到去年A题的船舶停靠系统,再到今年B题的拍照赚钱方案,每一年的建模题目,A题总是专业性最强,也最能吓住队员的,相反B题看起来总是那么亲和,看起来好像是专门为自己量身打造的题目,然而当把B题深入探讨后,才发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命题人不是傻子。因为B题要考虑的附加因素太多,而且数据量总是那么庞大,队员在处理这些数据的时候,也逐渐地消耗着队员的耐心和精力,最后是打击信心。

建模最常用的软件,就是MATLAB、Lingo、SAS这三件套了,当然如果有需要还可以用R、Python去解决。在建模期间,最常见的模型算法就是灰色预测、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BP神经网络、模拟退火算法等,还有Logistic回归预测、马尔代夫模型等。因为对这些模型的了解,让我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大概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商场、运营商总是推出一些特别优惠的方案活动,反而生意更好,而不用担心他们破产——原来背后他们都已经用数学建立模型,预测好了收益和风险。

阅读全文 »

冗长的黑暗中,你是我唯一的光。
——题记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我不会。

如果我有一台时光机,我愿意再回到高考前的那一天,我会告诉自己要认真对待每一道选择,每一道填空,认真考虑以后报考的院校和城市,而不会是像现在这样,孤单地无可奈何地苟活。

三年前,萌新般的我们从母校走了出来奔赴全国各地,三年后,当我还在考研与工作中选择时,已经有人手持数个名企offer,或者在无忧虑的做着项目。而我有时候就问自己:毕业时,你拿什么与他们竞争?!

天真的孩子总是会存在着一种侥幸心理,即使已经被长辈们告知这里是雷区,那里是泥坑,但还是要以身犯险,直到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才悔不当初。

阅读全文 »

注意:以下内容纯属个人想象虚构,作者只是一直想完成一项六年前的想法。


正文

二十世纪初,R国大举进攻Z国,并侵略了大片Z国的领土。此时的Z国百姓民不聊生,为了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尊严,Z国开始同仇敌忾,共同对抗R国的侵略军。而故事的主人公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

主人公年仅15岁,本来有着美好的童年,却因侵略者的到来而提早结束了美好的童年。在一次Z国与R国的对抗战役中,他与亲人离散,被炮火的轰鸣声震晕在 战壕中,最后是被解放军救了出来,保住了一条命。

阅读全文 »

总有一条蜿蜒在童话镇里七彩的河,沾染魔法的乖张气息却又在爱里曲折,川流不息扬起水花又卷入一帘时光入水,让所有很久很久以前,都走到幸福结局的时刻。 ——《童话镇》

时光还与造物,来路末予光年。毫素与书囊的故事讲不到尽头,街灯与星辰联翩,银河回声隐隐,影子在脚下蜷缩又伸展。日光目送,夜色复又遗忘,我仿佛回到了那些年。

记得那是个清晨,我迷迷糊糊从梦中醒来,照常洗漱,看着镜中自己的面容,熟悉又感到陌生。这是20岁时的我,和小时候的自己已经判若两人。变化的不光是外表,还有心。

寒假里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两位路痴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畅聊着大学期间的酸甜苦辣,走过那些似曾相识的街道,看看是否还残留着幸福的味道,又或者开始漫无边际的吹牛皮。

我问:你说,人为什么会成长?

阅读全文 »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你想不想找个人来陪,你的快乐伤悲只有我能体会,让我再陪你走一回…

记得那是一个早晨,窗外的天还是黑夜,我绕着半个学校跑了一圈。广播一直单曲循环着那首《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是啊,当我孤单时我会想起谁呢?

高一前的那个暑假,毫无心理准备的我突然被拉到军营里接受五天的封闭式军事化管理。第一天晚上,泪水打湿了我的半条枕巾。我记得那天我只睡了3个多小时,却承受了一天的训练强度,我不知道这是哪里,所有的面孔都是那么陌生,我想那时候,我想起的是我的家人。

高二时,因为学业与感情的压力,我时常与家人发生矛盾。那时我遇到了一个朋友,他如一个树洞,吞噬着我所有的烦恼与不愉快,让我重新振作起来。那时候,孤单无助的我想起的应该会是他。

大学填报志愿时,我考虑过去东北的哈尔滨,想过去福建的厦门,总之离家越远越好。但最后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阿拉尔。从此我和家人的联系只有手机,我们会长达四个月看不到彼此的面容,我想那时候我应该自由了。我的耳边不再有人叮嘱我按时吃早中晚饭;晚上不再担心熬夜会不会遭到父亲的训斥;不会再担心和女孩子走在一起会不会遭遇父母的盘问。

阅读全文 »

今天凌晨一不小心又熬夜了,插上耳机听着BBC,睡了五个小时后自然醒来,看到宿舍窗外一阵白色的反光,我想,难道冬天的第一场雪就这么来了?

是的,我没有猜错,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悄悄地来了。这意味着我又要把衣服加厚,去上学的路上又要注意脚下的积雪…

突然想起,曾经上大学前,下雪的厚度都能盖过膝盖。每次下雪,心中的童心就会被无限放大。男生女生在操场上打雪仗,我会在不经意间把一个同学撂倒,然后摁在地上,让其他同学围上来把他活埋,如果觉得还不过瘾,可以搭建一个小雪山,然后把某个幸运儿扔进去,看着他在雪山里快乐地翻滚;又或者捧起一大块雪,拧成一个团,带回教室做成房子,然后看着它慢慢地融化;看书看累了,刷理科题刷烦了,我会约上一两个朋友在雪地里打一架,当然点到为止,至今记得是一胜一负一平的战绩。我想,那时候应该是我冬天最快乐的时光吧。

新疆的冬天,一般是10点钟天亮,我记得那时候我早晨8点半就得到学校。有一次我独自一人在操场上散步,周围静得吓人,我尝试坐在雪地里,闭上眼睛,倾听周围的声音。刚开始我很害怕,害怕背后突然有人给我一棍子,然后把我拐走,有几次很想睁开眼睛看看周围的情况,结果都被我克制住了。过了段时间,我听到了一百米外居民楼上炒菜的声音;我听到了有人关上防盗门走下楼梯的声音;最后,我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是的,我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让我知道我还是个人,而不是机器。在那段浸泡在缺氧的书堆中的日子,我曾把自己想象成一台机器,一台天天只知道听课,刷题,中午去吃“机油”的机器。我放弃了我的乒乓球,我的编程,放弃了我喜欢的人,只为全身心去参加那个遥不可及,却无比重要的考试。是的,老师说了:只要过了那场考试,你们就自由了!

阅读全文 »

说走就走的旅行

每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无疑是最让人激动人心的,因为它不光标志着这一学期的结束,也意味着漫长假期的来临。

回想起这学期,每天最开心的三件事:晨读、午休、夜跑。期末考试结束的那天晚上,我破例喝了许多酒,它如盗版的孟婆汤一样,勾起了我这两年里所有的回忆。

人生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对于当初自己信誓旦旦许下的诺言,没有尽到履行的义务,只能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阅读全文 »

念,今天是你20岁的生日。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穿过生命散发的亲情

如果你是一颗参天大树,我就是一粒种子,你宽大的树荫把我守护,我每天眺望你的高度。

还记得在上大学的前一个晚上,我还在忙着收拾行李,你就在我的房间里,和我聊到了凌晨3点多,那是我和你有史以来心平气和地聊的最长最深的一次,那一次,让我大概体会到了男人的艰辛与付出。

我心里有满满的爱,可是说不出,你是一个真正的男人,让我牵肠挂肚。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