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飞的章鱼

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今天我看完了《八佰》这部抗日电影,感触很深,在此记录我的一些心理感受。

印象最深的是国军和日军打到白热化阶段时,日军的凿墙部队顶着钢板,扔手榴弹被弹开,中国军人不得不身体绑上炸弹,跳下去和日军同归于尽。这与《金陵十三钗》里中国军人以人数排成一列无限接近装甲车上让最后一个士兵在死前滚到装甲车的车轮子底下炸毁装甲车方法类似。

我庆幸我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战争,父母健在,按时上下班。然而,屈辱的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我记得我有个同事,去年去日本旅游,当地的日本人扔背地里叫他“支那人”,即使没有被叫成“支那猪”,但听着仍然叫人很不爽。区区的弹丸之国,还没有中国一个省大,为什么能如此嚣张?我想这部电影貌似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这部电影的另一个我喜欢的点就是真实,越长大越想看到真实。

当如今被日本当做喜剧片的抗日神剧层出不穷,比如手撕鬼子,机枪打掉轰炸机,一箭射穿五个人,让我们这代是否产生了错觉,认为当年的日军是连滚带爬逃出中国的呢?事实并非如此,在对方装备先进,武士道精神(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反正就是类似天皇的意志在支配)的支配下,我军只能以人数去怼。我想这或许才是真实的战争。

另外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总是带着有色眼睛来看这部电影,比如煽情,在我看来它真实表现了当时军队的想法。活着的怕死,伤的动弹不得的想给个痛快。这部电影节奏很快,尤其是打仗,哪里有缺口就需要赶紧补上,当补不上的时候,只有有命去补,但当你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时,你是否想到家里正在盼儿归来的父母,是否想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然而你知道希望渺茫,只能对天嘶吼一声:“娘,俺走了,儿不孝!” 如果我在十楼往下跳,我想我会让时间过得慢一些,多说几句话。

电影的最后,大家知道再对抗下去全都得死,于是往英租区跑,能活一个是一个,在这里也有鲜明的对比,比如刚开始四行仓库打仗,对面人就跟看热闹似的——哇哦,好大的舞台,那里竟然死了人。到最后,民族觉醒,送吃的,送喝的,实在不行打上两枪也行。连英国人都忍不住开始补抢——他妈的日本人,去死吧。

当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不打仗,都是经济战和人才战,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人走出国门时,都是被人尊敬的,而不是听到“那里来了一个支那人”。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 本文结束------
如果本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给作者加个鸡腿~(*^__^*),感谢鼓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