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结束,放假归来,已在公司上班两天。
向公司行政部申请买了块8G台式机内存条,额头上又隐约在冒痘痘了,半年过去了,难道还没有适应南方的气候?
伶儿说她明天早上七点就到乌鲁木齐了,距离我们下次见面就是她在学校答辩完,五月底六月初的样子。下次重逢,不要再分开了好吗?
哈哈,突然觉得自己好矫情,说这些。
昨天浑身酸痛,什么也不想做。今天试着看了些技术书,看不进去里面的概念,试着刷了几道LeetCode关于数组的题目,收获还行。
春节结束,放假归来,已在公司上班两天。
向公司行政部申请买了块8G台式机内存条,额头上又隐约在冒痘痘了,半年过去了,难道还没有适应南方的气候?
伶儿说她明天早上七点就到乌鲁木齐了,距离我们下次见面就是她在学校答辩完,五月底六月初的样子。下次重逢,不要再分开了好吗?
哈哈,突然觉得自己好矫情,说这些。
昨天浑身酸痛,什么也不想做。今天试着看了些技术书,看不进去里面的概念,试着刷了几道LeetCode关于数组的题目,收获还行。
写以此文,记录我这三天(1.30-2.1)的收获和感悟。
上周把一个定时删除的服务的版本提交了,本以为在过年前的一周基本没什么事了。然而部门老哥告诉我,之前我负责的一个流媒体服务还存在两处bug
不支持多用户同时拉取视频流;
不支持重新连接;
所以这周我又忙着修改bug,然而在前两天,我还是束手无策,找不到应对方案,一筹莫展。
到了第三天老哥带我一步步熟悉整体流程,细致到每个函数,每个入参,以及每个重要的代码。不断的提问,不断的思考,再不断的提出新的问题,时间过得飞快,我也饿得快。不过最终还是蛮开心的,通过这两处bug,让我重新回顾了流媒体服务的整体工作流程,以及Go语言中对goroutine
和channel
机制,印象最深的是以下两点:
2019年1月23日,我参加了公司的年会彩排+表演。
此次年会收获如下:
今天在豆瓣上看到一篇文章,分享一下:高效学习成长的丰沃土壤长什么样
记得是大二的时候,下载了得到app,打开后看到里面琳琅满目的付费专栏,内容主要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科技和做人做事,价格基本是199元/年,我说“好贵!学生党买不起。”
后来经不住app里对专栏的介绍,我买了下吴军的《硅谷来信》,想跟着专栏学习下大师的思考方式和处世之道。不得不说,大师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方式的确与我们不一样,因此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于是在一年后,我又坚持订阅了他的《谷歌方法论》。
再到后来大学毕业,我做了和服务器开发和算法相关的工作,在工作中深深感受到基础知识的匮乏,这时候一款名叫极客时间的app映入眼帘,在这里我看了相关介绍,陆续订阅了《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和《程序员的基础数学》两个专栏。
大家好,我的网名叫不会飞的章鱼(Zoctopus Zhang),活跃在简书、豆瓣、博客园和Github上,之前在博客园上坚持写技术博客长达两年半,截止目前已发布了两百多篇文章共23万人+的访问量,同时在简书上写文章积累了有十二万余字。然而,我一直很想创建一个自己的Blog,记录一些平时工作和生活上的收获和心得。
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在此我很感谢我的好友冰水鉴心的远程帮助。
我本科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8年6月毕业后在一家上市游戏公司做了三个月的游戏服务器开发,之后因工作原因转行,目前主要做流媒体服务和与视音频相关的图形图像。
我想把我在工作中的学习心得和生活上的感悟记录下来。
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你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听天气预报说今天成都要下雪了,许多人巴在窗户跟前去看期待已久的雪花飘落。然而,对于我这个已经习惯生活在北方冬天里,靠着堆雪人和打雪仗带给我无限童年乐趣的人来说,这点雪花的效果约等于零。
这是我在地球上度过的第二十二个冬天,与以前不一样的是,这次是我一个人独自来南方过冬。
南方的冬天,与秋天类似,只是会更加湿冷,空气中夹杂着阵阵寒风。朋友说,你在北方,冬天是物理冷,而在南方是魔法冷。当时一直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直到十一国庆过后,我发觉无论走到哪,空气都是冰凉冰凉的,而且屋子内居然没有暖气!白天需要裹着棉大衣在屋内抖腿取暖,晚上插上水暖电热毯才能睡着。就像身上裹了一层隐形的软绵绵的冰衣,只有靠不断补充热量才能抵御它的寒冷。
十一月,我看着新疆的朋友把冬天的雪景分享在了朋友圈上,让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小时候和朋友在雪地里搭房子,堆雪人,扛着巨大的雪球往对方头上砸去,让他瞬间变雪人的喜悦,亦或是一个人站在操场中央,万籁俱寂,我静静的听着自己的心跳,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