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飞的章鱼

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版本更新描述

完全舍弃了 Docker,把所有的应用都放在 Kubernetes 集群里运行,部署方式也不再是裸 Pod,而是使用 Deployment,稳定性大幅度提升。

架构图

原来的 Nginx 的作用是反向代理,那么在 Kubernetes 里它就升级成了具有相同功能的 Ingress Controller。WordPress 原来只有一个实例,现在变成了两个实例(你也可以任意横向扩容),可用性也就因此提高了不少。而 MariaDB 数据库因为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暂时还是一个实例。

阅读全文 »

架构图


MariaDB 作为后面的关系型数据库,端口号是 3306;WordPress 是中间的应用服务器,使用 MariaDB 来存储数据,它的端口是 80;Nginx 是前面的反向代理,它对外暴露 80 端口,然后把请求转发给 WordPress。

使用 docker pull 拉取镜像

1
2
3
docker pull wordpress:5
docker pull mariadb:10
docker pull nginx:alpine

启动 MariaDB

阅读全文 »

本文将介绍如何搭建最简单的私有镜像仓库——Docker Registry

首先,你需要使用 docker pull 命令拉取镜像:

1
# docker pull registry

然后,我们需要做一个端口映射,对外暴露端口,这样 Docker Registry 才能提供服务。它的容器内端口是 5000,简单起见,我们在外面也使用同样的 5000 端口,所以运行命令:

1
# docker run -d -p 5000:5000 registry
阅读全文 »

架构图

本文我将尝试用Kubernetes集群上搭建一个WordPress网站,他们的内部逻辑关系如下:

搭建步骤

编排 MariaDB 对象

MariaDB需要4个环境变量,比如数据库名、用户名、密码等,在Docker里我们是在命令行里使用参数--env,而在Kubernetes里我们就应该使用ConfigMap,为此需要定义一个maria-cm对象:

阅读全文 »

ClickHouse简介

  • ClickHouse是一个用于联机分析(OLAP)的列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 列式数据库更适合于OLAP场景(对于大多数查询而言,处理速度至少提高了100倍);

安装部署

在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更新
$ sudp apt update
# 安装
$ sudo apt-get install clickhouse-client clickhouse-server
# 开启服务
$ sudo service clickhouse-server start
# 客户端连接
# 默认无密码,执行
clickhouse-client
# 有密码的话,执行
clickhouse-client --password 123456
阅读全文 »

定义

全局的、为了代理不同后端 Service 而设置的负载均衡服务,就是 Kubernetes 里的Ingress 服务。

所以,Ingress 的功能其实很容易理解:所谓 Ingress,就是 Service 的“Service”

假如我现在有这样一个站点:https://cafe.example.com,其中https://cafe.example.com/coffee对应的是“咖啡点餐系统”,而https://cafe.example.com/tea对应的是茶水点餐系统,这两个系统,分别由名叫coffeetea两个Deployment来提供服。

那么,我如何能使用 Kubernetes 的 Ingress 来创建一个统一的负载均衡器,从而实现当用户访问不同的域名时,能够访问到不同的 Deployment 呢?
上述功能,在 Kubernetes 里就需要通过 Ingress 对象来描述:

阅读全文 »

Kubernetes网络模型

Kubernetes 是通过一个叫作 CNI 的接口,维护了一个单独的网桥来代替 docker0。
这个网桥的名字就叫作:CNI 网桥,它在宿主机上的设备名称默认是:cni0。

在这里,Kubernetes 为 Flannel 分配的子网范围是 10.244.0.0/16。
这个参数可以在部署的时候指定,比如:

1
kubeadm init --pod-network-cidr=10.244.0.0/16

注:也可以在部署完成后,通过修改 kube-controller-manager 的配置文件来指定。

阅读全文 »

Flannel介绍

要理解容器“跨主通信”的原理,就一定要先从Flannel这个项目开始。

Flannel 项目是 CoreOS 公司主推的容器网络方案。事实上,Flannel 项目本身只是一个框架,真正为我们提供容器网络功能的,是 Flannel 的后端实现。目前,Flannel 支持三种后端实现(种容器跨主网络的主流实现方法。),分别是:

  • VXLAN
  • host-gw
  • UDP

UDP模式

阅读全文 »

概念

网络栈

包括了:网卡(Network Interface)、回环设备(Loopback Device)、路由表(Routing Table)和 iptables 规则。对于一个进程来说,这些要素,其实就构成了它发起和响应网络请求的基本环境。

注意:作为一个容器,它可以声明直接使用宿主机的网络栈(–net=host),即:不开启 Network Namespace,比如:

1
2
# 容器启动后,直接监听的就是宿主机的 80 端口。
docker run –d –net=host --name nginx-host nginx
阅读全文 »